7月31日,科创板企业哈尔滨新光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新光光电”)发布 2025 年半年度业绩预亏公告,预计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1900万元-2300万元,同比下降6.35%-28.74%;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亏损2700万元-3100万元,同比下降4.78% 到20.30%。与此同时,其大股东哈尔滨工业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计划在未来三个月内减持不超过30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3%。
光学业务大幅下滑,项目交付遥遥无期
业绩预告显示,新光光电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中的光学目标与模拟仿真系统收入同比下降约65.89%。作为该公司的核心业务,这一板块的大幅下滑直接导致了其整体营收的大幅缩水。新光光电解释称,目前承接的系统级项目尚处于生产及装调阶段,已交付客户的产品涉及到大系统的联调、测试,暂未达到验收条件,项目验收周期长,预计将集中于下半年完成交付。
这一解释似乎为其下半年业绩反转提供了可能。然而,从历史数据来看,新光光电2024年同期也面临类似问题,当时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786.57万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2576.85万元。这表明其业务模式可能存在结构性问题,项目验收周期长已成为常态,而非偶发情况。
值得注意的是,新光光电在营收大幅下滑的情况下,归母净利润仅小幅下降,这主要得益于其提升经营质量,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研发费用总计同比有所下降,同时加大催款力度,使信用减值损失同比减少约121.20%。然而,这种通过压缩成本来维持利润的做法,是否会影响公司的长期竞争力,值得市场关注。
大股东减持计划引发市场忧虑,教育基金会"急于套现"
在业绩预亏的背景下,7月23日,新光光电还披露持股5.82%的大股东哈尔滨工业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宣布计划减持不超过30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3%。基金会表示,此次减持是"因业务需要,进一步支持哈尔滨工业大学教育事业发展"。
这一减持计划的时机和方式引发了诸多质疑。首先,基金会所持有的新光光电股份均为赠与所得,且自公司上市以来从未减持过股份。在公司业绩持续亏损、前景不明朗的情况下选择减持,不免让市场猜测基金会是否对公司未来发展缺乏信心。
其次,减持计划的时间安排也颇为紧凑。公告显示,减持将在公告披露之日起15个交易日后的3个月内进行,这种"快进快出"的操作方式,与基金会此前的长期持股策略形成鲜明对比,似乎反映了一种"急于套现"的心态。
虽然基金会表示此次减持是"因业务需要,进一步支持哈尔滨工业大学教育事业发展",但在公司业绩低迷期选择减持,无疑会对市场信心造成负面影响。截至7月31日收盘,新光光电股价报收40.38元/股,下跌1.54%,市场反应相对平静,但随着减持计划的推进,股价可能面临更大压力。
关键词阅读:新光光电




- 端侧AI潜力释放的“破局者”:散热技术突破迫在眉睫
- 医保政策持续加码支持,创新药出海合作迎高光时刻
- 国常会通过《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AI智能体应用加速落地
- AI眼镜有望成为AI应用的重要载体,行业多款AI新品放量在即
- 行业会议将召开,机构称创新药板块景气度可持续
- 康养机器人产业正迎来技术融合与场景落地的爆发期
- 我国已全面将辅助生殖技术纳入报销,渗透率有望快速提升,产业链全线受益!
- 百度测试开放智能体应用入口,AI智能体打开更多商业化场景
- 7月A股普遍上涨,8月机会在哪里?历史行情显示这些板块或成热点
- 重磅突发!英伟达H20芯片安全隐患曝光,国产替代迎来黄金发展机遇期,多家企业强势布局!